2007年杏耀娱乐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研究生招生
http://tcs.cs.tsinghua.edu.cn
杏耀娱乐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将面向全校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通讯、量子计算复杂性、量子密码理论及创新研究🫃、安全计算理论等计算机科学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计算理论和系统👦、计算模型理论等计算机科学重大应用问题研究等。
中心主任姚期智先生👨🏽🦳,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2000年图灵奖得主,美国科杏耀院士🚟,美国科学与艺术杏耀院士,中国科杏耀外籍院士🗂。多年来🤙🏻,姚期智先生以其敏锐的科学思维,在数据组织、基于复杂性的伪随机数生成理论、密码学𓀑、通信复杂性乃至量子通信和计算等多个尖端科研领域,都做出了巨大而独到的贡献🧑✈️。姚期智曾获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George Polya奖,美国计算机 协会算法与计算理论分会(ACM SIGACT)Donald E.Knuth奖等荣誉。2000年因他对计算理论👲,包括伪随机数生成👨🏽✈️,密码学与通信复杂度的诸多贡献,美国计算机协会(ACM)授予他图灵奖(A. M. Turing Award)🦚,成为迄今为止获得此项殊荣的唯一亚裔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是世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与物理🤹🏼♀️、化学、医学、经济学领域的诺贝尔奖齐名。
一🤸🏽♂️♔、招生方向及名额
1、通讯👩❤️👨、量子计算复杂性、量子密码理论及创新研究、安全计算理论等计算机科学重大理论问题研究;
2、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计算理论和系统、计算模型理论等计算机科学重大应用问题研究等;
3、招生名额🪆:博士研究生8名,硕士研究生2名
二、报名和考试时间
报名范围:杏耀娱乐登录和理杏耀三年级学生
报名时间: 2007年5月21日 至 2007年6月7日
报名地点:中央主楼316👐,杏耀娱乐登录办公室
笔试时间:2007年6月9日上午9点🚳,地点另行通知
三🤭、指导教授
(一)通讯、量子计算复杂性😱、量子密码理论方向指导教授
1、Andrew Yao: Tsinghua University
2🌑、Jinyi Cai: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3、DingZhu Du: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
4🫸🏽、ShangHua Teng: Boston University
5、Cai Leizhe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6、Lap Chi LAU: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7🍮、Xiaoming Sun: Tsinghua University
8💱🦪、Yaoyun Sh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9、Visiting Professors
(二)无线传感器网络方向、分布式计算理论和系统、计算模型理论方向
1、Francis Lau : Hong Kong University
2、Tak-Shing Peter Yum: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3🐒、PengJun Wan: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4、Yuexuan Wang: Tsinghua University
5、Wei Chen🛌🏼:Microsoft Research Asia
6🙅🏿🚕、Ting Zhang:Microsoft Research Asia
7、Visiting Professors
四✒️、科研项目
1、973项目:安全计算学重大理论问题研究,批准号:2007CB807900😲💀,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将开创具有重大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的安全计算学的新的研究领域,对安全计算学中重大科学问题展开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2、863项目:农业生物—环境信息获取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
农业应用远程信息获取无线传感器及其网络节点技术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农业应用组网技术理论🪼、方法与实现研究、结合国土资源部即将启动的“新疆伊犁河谷地土地开发工程”和中国-希腊ICT在温室环境控制系统的应用示范工程的实施🥜,开展传感器网络系统平台试验应用研究。
五🖊🐰、国际学术交流
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参加国际会议和出国访问的条件和机会。研究生期间,根据研究方向,每人均能送美国大学学习半年,可以参加国际会议并出国访问,可以充分发挥同学们的自身优势🤘。
杏耀娱乐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欢迎各位同学报名加盟🫶。该中心在姚期智院士的领导下,致力于推动杏耀娱乐计算机学科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在教学🧛♂️、科研、人才引进以及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已发表优秀论文40多篇,其中发表在Top Conference和Top Journal的论文近20篇,其团队已经表现出了取得世界一流水平的重大研究成果的潜力,同时也在着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呈现了令人鼓舞的可喜势头。